学院卢童:虽然天气严寒,但每个人的心都是火热的!
卢童是学院基础科学系2018级空中乘务三班的学生,2月1日起在毕节市大方县三元乡胜丰社区爱心委员会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每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测体温、路口劝阻和文件资料登记,他感到既忙碌又充实。 卢童说:“国家有难,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出一份力,所有人都团结起来,就能够汇聚成战无不胜的力量!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虽然天气严寒,但每个志愿者的心都是火热的,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有万众一心的人民在携手前行!”
卢童是学院基础科学系2018级空中乘务三班的学生,2月1日起在毕节市大方县三元乡胜丰社区爱心委员会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每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测体温、路口劝阻和文件资料登记,他感到既忙碌又充实。 卢童说:“国家有难,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出一份力,所有人都团结起来,就能够汇聚成战无不胜的力量!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虽然天气严寒,但每个志愿者的心都是火热的,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有万众一心的人民在携手前行!”
“小陆啊,大年初二就回来上班了?我们家没有从省外回来的,也没接触过外地人,也没有串门子、出寨子、去赶场、走客喝酒等,家里每个人体温都正常,如果有哪样情况,我一定及时报给你……”黔东南州台江县南宫镇拥党村村民付叔叔对驻村蹲点网格员陆长龙说。 大年初二,陆长龙就早早返岗,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认真做好走村入户排查、政策知识宣传、卡点值守劝阻、来往人员车辆劝返登记、表格文件资料登记汇总上报、为村民跑腿代办代购等疫情防控工作和志愿服务,村里大多是阴雨天气,大山环绕,路弯坡陡,细雨寒风袭来就更加刺骨冰凉,陆长龙和他的同事们早已顾不上疲劳和寒冷,因为他们知道全村2600多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需要他们去守护,“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是他的最低要求,“五加二”“白加黑”是他的工作常态。 陆长龙和村里其他同志一起,向每家每户发放《致台江县人民的一封公开信》《台江县应对病毒感染的肺炎须知》《取消赶集告知书》等宣传资料,向每位村民逐一告知、解释,引导大家正确防护、积极应对。他还积极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录制防疫宣传小视频,通过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转发,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健康宣教战线。 因村里90%的村民为苗族,不通晓...
王瑞沙是学院基础科学系2018级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六班学生,2月1日起,她作为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于威宁县中水镇烽火村,每天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半,入户排查、路口劝阻、文件资料登记,她总是忙个不停。 “小姑娘们,谢谢你们的奔波!”每当听到乡亲们对志愿者们由衷的感谢声,王瑞沙就觉得特别感动,也因此更加有干劲,她觉得乡亲们的理解支持就是最大的动力,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机会,为全村人守护平安健康,感到特别充实和有意义。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王瑞沙也遇到了一些烦心事,比如一开始村民们因为对疫情知之甚少,或抱有侥幸心理,防控措施执行得并彻底。尤其是遇到一些坚持“眼不见为净”的人,总觉得只要本村没有确诊病例,病毒就离自己很遥远,这让志愿者们十分头疼。于是王瑞沙和她的队友们就想尽办法介绍疫情的严峻形势,挨家挨户去做工作,一对一地耐心劝说,经过几个回合的反复宣传引导,剩下几位“特别难沟通”的老乡也被她们的“三寸不烂之舌”给说服了。 “当大雪纷飞的时候,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因为当看到全村人都能够保持平安健康时,我们感到特别欣慰,仿佛这就是我们的‘辉煌战果’!灾难无情人有情,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
孙兴业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2019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一班学生,疫情爆发后,主动请缨加入安顺市普定县鸡场坡镇白桥村志愿服务队,每天早上8:00至下午18:00,他始终坚守在村疫情防控卡点,为守护乡亲们的生命健康出一份力。 “虽然现在退伍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的初心使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现在祖国面临疫情难关,虽然家人们有支持也有反对,但我不会动摇自己的选择。”孙兴业在谈到参加志愿服务的初衷时这样说。 在开展疫情防控宣传阶段,孙兴业和队友们一起走家串巷,一边用大喇叭营造宣传氛围,一边发放防护知识手册,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乡,进行一对一详细解释,直到明白为止,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孙兴业意志坚定地说:“就像打仗一样,纪律不严明,肯定打不赢。所以在卡点值守时,严格查验身份证、购物证明、就医证明,对没有相关证明却执意冲卡的村民,先是好言相劝,控制不住时直接报警。只有我们守住关口了,才能确保大家平安健康!” “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中国人民一条心,再大的困难都难不住。虽然我严防死守、不太近人情的做法也得罪不少人,但我相信我做的是对的,我相信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因...
韩晗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2019级电子商务技术四班学生,疫情爆发后,从大年初三开始,他就早早加入了毕节市七星关区碧阳街道办事处同心社区青年志愿者团队,挨家挨户排查、详细登记信息、来往车辆和人员劝返、公共区域消杀工作,每一件事他都做得特别认真仔细。 韩晗介绍说:“在开展入户排查时,尽管我们已经提前进行了严格消毒,但还是有部分居民人对我们避之唯恐不及且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我觉得大家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的恐惧和警惕也是可以理解的,也说明大家的防范意识都不断增强了,所以我每次都非常热情耐心地作解释,直到居民解除顾虑为止”。 “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蓝天救援的队训是韩晗的座右铭。每当看到蓝天救援队队员手提几十斤的消杀设备、背着一百升的调配消毒液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每当看到他们还来不及换下汗水浸湿的衣服又匆匆奔赴下一个服务点,韩晗都觉得特别感动和敬佩,也因此更加坚定了勇敢逆行、克服困难、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韩晗只是疫情防控前线无数志愿者中的一员,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平凡甚至有点枯燥,但正是他们的冒险逆行和日夜坚守,为我们所在的社区、村子筑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作为一名新时...
蒋明富是学院基础科学系2017级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四班学生,2月1日起,主动加入到毕节市威宁县五里岗燎原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 蒋明富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居家隔离的省外务工返乡人员提供志愿服务,对他们健康状况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每天详细记录隔离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遇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确保及时送医诊治。 “当得知社区招募志愿者时,我立刻就报名参加了,而且家人也特别支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就是应该在这个特殊时候表现出来吗?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不可能坐视不管、袖手旁观,为大家做点实事才能安心。”蒋明富这样说道。 在最开始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的时候,有些居民不太了解情况,也不怎么重视,甚至到处乱跑。蒋明富就耐心地告诉他们目前疫情有多么严重,全国、全省、全市每天有多少人感染、有多少人死亡,确诊病例数在不断增加,还没有特效药,医疗资源和物资都特别紧张,因此待在家里是最安全的。经过蒋明富热情宣传和引导,居民们渐渐提高了防范意识,也越来越配合工作。 “在给隔离务工返乡人员送菜的时候,听到他们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别太累’,就感觉特别暖心。”蒋明富说,“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一起努力抗击疫...
罗干是学院基础科学系2018级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三班学生,2月1日主动报名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先后服务于遵义市务川县濯水街道办事处沧浪社区、铁窑村,每天早上8:30到下午5:30,他或坚守在路口劝阻,或为过往行人测量体温,或走村入户逐一排查······ “我是航天职院的一名大学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航天核心价值观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学习和成长,在祖国有难、家乡需要我们大学生出力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罗干在被问及当初的想法时这样回答道。 “只要家里有一滴油,坚决不露头”这是罗干在走村入户排查宣传时和老乡们一起互相加油鼓劲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老乡们对疫情防控工作都特别理解和支持,很感激志愿者们为了守护大家的健康牺牲了小家。“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真的太辛苦了!这天寒地冻的,快来炉子边坐会儿把身体烤热乎,喝杯热水再工作,可别冻着哦”热心的老乡们经常挽留罗干和他的队友们进屋休息。 “我们越是感受到老乡们的热情和关心,越是觉得一刻也不能停留,我们应该尽快把防控知识、防控措施和心理疏导工作做到每家每户,不辜负老乡们的支持和信任”罗干说,...
胡联华是学院基础科学系2018级空中乘务二班的学生,2月3日起,在贵阳市白云区泉湖街道办事处疫情防控监测点34号点(长宁社区)从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她每天都坚守在岗位上。 胡联华负责的工作主要是测体温、登记资料、劝阻行人、对采集物资返家的居民进行酒精消毒, 大多数时候工作是非常顺利的,大家都很理解支持,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闯关者”。比如,碰到天气好的时候,有些居民在家就待不住了,坚持出门遛弯,这时胡联华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就拿出决不妥协的气魄来:除一户一人采购物资外,其他人坚决不能出门,实在劝不住的,就拿出手机佯装报警来制止! 在谈到自己为何会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的时候,胡联华说:“疫情现在这么严重,很多志愿者都已经挺身而出、团结一心走向战疫最前线,我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这个时候出一点力是理所应当的。在为居民们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以心换心的真诚,前两天就有一个舞蹈学校的老师给我们送来香喷喷的奶茶,还对我们说:‘你们真的太辛苦了,谢谢你们!’我们接过奶茶,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了” “人间自有真情在,患难时刻见真情!在凶猛的疫情面前,没有人是局外人,我们必须团结...
夏云杰是学院基础科学系2018级空中乘务一班学生,2月7日就主动请缨加入贵阳市白云区泉湖街道办事处疫情防控监测点(长宁社区)志愿服务队,每天晚上从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战斗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在疫情初期,很多居民不太理解封闭管理和严格出入登记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还有部分居民不愿测量体温、强行冲卡的现象发生,夏云杰和队友们在耐心劝说解释的同时,协同物业公司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疫情科普和相关政策资料进行综合引导等方式,才逐渐理顺了监测点的防控工作。 夏云杰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看到了很多令他特别感动和引以为自豪的场景:有很多居民主动为他们送来新鲜水果和牛奶等慰问品,街道和社区干部亲力亲为、全天候组织协调并为大家解决实际困难,在大灾大难面前社区居民能够很快团结一心、守望相助、风雨同舟战疫情······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和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部队的严格训练和党组织的悉心培养让我经受锻炼并不断成长,疫情就是命令,战斗就在此时!军人就要‘退伍不褪色’,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冲锋在前’!在疫情的最前线冲锋战斗、保卫大家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才不负韶华、不枉此生!”...
卢雪彤是学院汽车工程系2019级城市轨道交通二班的学生,2月12日起,在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街道办事处新添村委会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卢雪彤中专曾就读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2018年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并完成注册。疫情爆发之后,秉着“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好好对待照顾每一位病人”的南丁格尔精神,她主动到原顶岗实习单位贵阳东方骨科医院报名参加贵州省驰援武汉医疗队,因已经不在原单位上班,加上年龄太小,又是在校大学生,就没能如愿参加。 2月11日起,早上9点到下午5点,卢雪彤在新添村委会负责疫情防控文件资料登记、信息录入和后勤保障工作,直到学院线上教学开始后才基本结束,而且她还在线上开课后多次抽课余时间到村委会协助工作。 “国难当头,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就会多增添一份力量,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再难过的关口也能渡过!”卢雪彤说。 卢雪彤简介 卢雪彤,女,2000年9月20日生,贵州贵阳人,学院汽车工程系2019级城市轨道交通二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