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数控加工(数控车工)
专业代码:0106-3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三、修业年限
五年。
四、职业面向
专业大类 | 职业岗位 | 职业类别 | 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证书(名称、等级) |
机械类 | 产品设计与加工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零部件检测 | 专业技能技术人员 | 专业技术 | 车工(四级)车工(三级)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扎实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具有良好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掌握企业生产流程,掌握数控原理、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按照作业规范熟练操作普通车床、普通铣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机械设备,从事数控车机床操作、数控编程、设备维护、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
(2)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意识和奉献精神。
(3)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5)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6)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及信息采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
2.知识结构
(1)掌握机械制图与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掌握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本知识和方法;
(3)掌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知识;
(4)掌握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钳工基础知识、电工基础知识和液(气)压传动基础知识;
(5)掌握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和质量管理相关知识。
(6)了解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3.职业能力
(1)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并能熟练使用相关绘图软件绘制零件图。
(2)能编制复杂零件的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文件。
(3)能选择和使用数控车床组合夹具和专业夹具,分析并计算车床夹具的定位误差。
(4)能根据难加工材料的特点,选择刀具的材料、结构和几何参数;能刃磨特殊车削刀具。
(5)能运用变量编程编制含有公式曲线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6)能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实施加工过程仿真,以及加工代码检查、干涉检查、工时估算。
(7)能进行细长轴和薄壁零件、单线和多线等节距的梯形螺纹及锥螺纹零件、深孔零件和配合零件的加工。
(8)能判断数控车床的一般机械故障并完成数控车床的定期维护保养,进行机床几何精度和机床切削精度的检验。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课程设置及要求
课程名称及学时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语文(72学时) | 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引导学生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 | 1.现代文阅读与欣赏2.古诗词欣赏3.口语交际4.日常情景口语交际5.特殊情景口语交际6.写作训练 | 采用情景教学、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教学方法,积极利用互联网、移动教学平台学习通、蓝墨云班课、多谋体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心系祖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
数学(72学时) | 使学生掌握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的使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打好基础,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提供必要条件。 | 1.数的基本知识2.方程3.不等式与不等式组4.集合5.函数6.勾股定理7.三角函数8.空间几何 | 采用教、学、练、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低起点、可接受、重应用的原则,使学生愿意学,学得懂,会使用;关注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步达标,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
英语(72学时) | 通过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初步具备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和职业技术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 1.Welcome unit2.unit1:Nice people3.unit 2 The job4.unit 3 Where are you from5.Review | 采用情景教学、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教学方法,积极利用互联网、学习通、云班课、多谋体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
应用文写作(54学时) | 使学生了解应用文概念、特点和种类,掌握常用应用文书的文体格式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书的基本写作技巧,能写出格式规范、表达清楚、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得体常用应用文书。 | 1.应用文写作概述2.日常文书3.事务文书4.行政公文文书5.宣传文书6.职业文书7.经济文书 | 按照“够用为度”、“面向实际”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采用“教、学、写”的教学模式,运用蓝墨云班课、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书的文体格式和写作方法。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2学时) | 指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学生的文化情感和爱国情怀;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华,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 1.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体2.传统服饰文化3.饮食文化4.建筑与园林文化5.交通文化6.中国汉字文化7.中国传统文学8.传统艺术文化9.传统科技文化10.传统医药养生文化 | 利用互联网、蓝墨云班课、多谋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教学方法,深入分析和准确解读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扩大文化视野、理解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操,促使学生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道德法律与人生(36学时) | 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正确方法和,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公民和受企业欢迎的从业者。 | 1.谱写崭新篇章2.培养健康心理3.恪守道德规范4.增强法制观念5.走好人生道路6.走进创业,了解社会。 | 运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教学方法,探索使用信息化、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道德规范、增强法治意识、重视人生规划,提高教学效果。 |
经济与政治常识(18学时) |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 1.透视经济现象2.投身经济建设3.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4.参与政治生活5.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使学生理解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 |
工匠精神(10学时) | 培养学生自主认知、正确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理解、践行、弘扬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 | 1.工匠之道2.执着专注3.精益求精4.创新进取5.匠心筑梦 | 运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教学方法,探索使用信息化、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工匠精神、体会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 |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6学时) | 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和政策,了解就业环境和就业途径;引导学生掌握求职方法和求职技巧;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增强职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 | 1. 职业道德规范2.职业与成功3.职业支点4.职业与企业5.职业的法律保障6.职业生涯发展 | 运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教学方法,探索使用信息化、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讲解国家的就业方针和政策、就业环境和就业途径、求职方法和求职技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增强职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 |
体育与健康(144学时) | 1.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和习惯,能制定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2.运动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3.身体健康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4.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5.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吃苦耐劳得体育精神。 | 1.篮球2.排球3.足球4.乒乓球5.羽毛球。6.健美操7.武术8.田径9.定向越野 | 1.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体育课程对学生德、体培养的重要作用。2.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实践需求和体育科学规律,充实、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适应性和职业性的特点。3.创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针对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
心理健康教育(36学时) | 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 1.心理健康基本知识2.悦纳自我,健康成长3.和谐关系,快乐生活4.学会有效学习5.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理解心理健康对于的成长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关注自己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
职业素养(72学时) |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优秀品质,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 1.自我管理2.自主学习3.理解与表达4.交往与合作5.创新思维与方法6.就业与创业 |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探究为途径、以过程评价为重点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思考、讨论、探究、总结、评价”等多个环节,让学生对素养提升有一个完整的、深刻的感知,使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得以逐步完善和养成。 |
计算机应用基础(90学时) |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提高学生对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程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 1.文字录入训练2.家庭网络组建3.操作系统使用与设置4.文字处理5.电子表格制作6.幻灯片处理 | 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方法,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掌握Word文档编辑、Excel表格编辑和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的操作方法。 |
(二)专业(技能)课程设置及要求
课程名称及学时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机械制图(90学时) | (一)知识目标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2.熟悉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3.掌握机械零部件的表达原则和方法。(二)技能目标1.能够较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工具进行手工绘图;2.能够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3.能够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4.能够正确查阅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学习习惯,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 1.绪论2.图样的基本知识、3.投影的基本知识4.基本几何体5.轴测图6.组合体7.机件的表示方法8.标准件9.极限与配合10.零件图的识读11.装配图 | 1.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2. “教”与“学”互动,学生提问,让学生掌握较强的图样识读、绘制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资料收集、分析判断、团队协调沟通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挂图、多媒体演示等手段辅助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零件的图纸绘制,使本课程教学内容准确、清晰,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使教学过程生动逼真。4.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机械基础(54学时) | (一)知识目标1.了解机器、机构、机械传动、连接及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2.熟悉常用机械传动、常用机构、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轴系零件的结构。3.理解机械传动中定轴轮系传运动比的分析与计算方法。(二)技能目标1.能够进行台钻速度的调节。2.能够动手拆装齿轮轴、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并能调节机床主轴转速大小。3.能够对液压传动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进行分析。(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 | 1.绪论2.带传动3.螺旋传动4.链传动5.齿轮传动6.蜗杆传动7.平面连杆机构8.凸轮机构9.其它常用机构10.轴11.键、销及其连接12.轴承13.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14.液压传动 |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补充拓展练习。2.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以达到立体,直观,信息量大的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模型、教具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3.课堂讨论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54学时) | 1.认识材料的性能、了解晶体结构、掌握铁碳合金相图、掌握常用材料的牌号及其用途,并能够合理选择热处理方法; 2.掌握金属晶体结构、二元合金相图和铁碳合金相图的分析方法;4.掌握初步的钢热处理知识,培养学生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鉴别及工程常用材料选用的能力。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绪论2.金属的结构和结晶3.金属材料的性能4.铁碳合金5.钢的热处理6.合金钢7.铸铁8.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 | 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提问、抢答、小组竞赛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策略、方式与手段。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54学时) | 掌握孔和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术语及定义、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公差与配合的相关国家标准;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相关测量知识;掌握常用量具量规量仪的使用方法;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测量方法和步骤,能测量机械零、部件的长度、深度、角度等尺寸;掌握螺纹检测方法,并能判断螺纹零件是否合格;了解机械零、部件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 1.绪论2.极限与配合3.几何公差4.表面结构要求5.螺纹的公差与测量 |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确定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设计。以项目教学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注重启发引导法、合作学习法、真实体验法、循序渐进法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采取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考核。 |
电工基础(54学时) | (一)知识目标1.理解电路组成及基本物理量。2.掌握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以及使用方法。3.理解基尔霍夫定理。4.理解电容及其充放电过程。5.理解电磁感应与楞次定律。6.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三要素、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概念。7.了解三相交流电及三相负载的星形和三角形接法。(二)技能目标1.能阅读一般电路图。2.能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3.能识别和正确选用电阻、电容及电感等元件。4.能正确选用和使用测试仪器仪表对电路进行测量和调试。5.能独立进行简单电路设计和电路故障判断。 | 1.电路基础知识2.直流电路的分析3.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4.电磁感应与磁场5.单相交流电路6.三相交流电路 | 1.演示实验教学法:在讲授这些知识内容时,运用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理解,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括泼,促进学生理解和接受。2.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借助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资源将抽象的电现象和过程形象地展示出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3.类比教学法: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类比法,可以使一些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规律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
电工基本技能训练(88学时) | 通过电工技能实训,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一般电气设备安全用电事故,会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电气元件,会正确识别和使用电工工具及测量仪器,初步掌握电工操作的一般技能。 | 1.安全用电常识2.常用电工工具及仪表的使用技能训练3.导线连接及绝缘层回复技能训练4.照明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技能训练 | 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载体”,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以照明电路的安装为主线,以电工工具、仪表的正确使用为基础,设计课程的教学项目,依托电工实训室,按照实际生产要求,将各项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方法融入实做训练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工程素质以及岗位适应能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110学时) | 了解钳工国家标准及常用规定;掌握钳工常用工、量、刃具的选择方法,并能正确使用;了解钳工的基本工艺分析方法,能按图完成简单零件的钳工制作。培养学生对机械技术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树立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 | 1.安全教育2.錾口榔头制作3.凹凸体锉配 | 1.着重培养学生安全文明规范的意识,严格要求学生按安全文明操作规程操作钳加工设备;2.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品质;3.合理运用现场参观、视频等方式培养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
计算机绘图I(平面造型)(72学时) | (一)知识目标1.掌握层、线型、线宽、颜色的设置方法。2.掌握直线、矩形、正多边形的绘制。3.掌握图形的填充。4.掌握孔(轴)绘制、平行线的绘制、尺寸标注和剖视图绘制。7.掌握装配图的绘制和标注方法。(二)技能目标1. 熟练使用CAXA电子图版绘制平面图、零件图及装配图。(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耐心细致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 1.卡通房子的绘制2.国旗的绘制3.简单图形的绘制4.轴类零件的绘制5.盘类零件的绘制6.三视图的绘制7.绘制装配图 | 1.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注重“教”与“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教师演示、学生动手绘制为主。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零件的具体绘制过程,使本课程教学内容准确。2.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简单零件)(198学时) | (一)知识目标1.了解车床的的性能、结构、传动原理及安全文明生产知识。2.掌握车床的维护保养方法。3.掌握车工常用量具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二)技能目标1.能合理选用常用刀具粗、精车外圆及端面。2.能完成麻花钻钻孔、内孔车刀扩孔等加工任务。3.能运用转动小滑板法车内、外圆锥。4.能车削三角形螺纹。5.能熟练运用工量具检测工件。(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 | 1.入门指导2.车外圆与端面3.孔加工4.车槽与切断5.车内、外圆锥面6.车成形面7.车螺纹8.综合练习 | 1.针对本课程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注意授课方法的选用与改进,广泛运用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教学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2.合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方法,将加工技术及工艺、材料、检测方法等知识内容贯穿于教学过程,注重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勤于动手,提升课程教学效果。3.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 |
数控编程与仿真(100学时) |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数控仿真装置工作流程。2.掌握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方案的编制方法。3.掌握数控机床编程常用指令的使用方法及要求; 4.掌握数控仿真软件使用方法。(二)技能目标1.能够设计数控工艺方案,编制工序卡、刀具卡等工艺文件;2.能根据数控机床特性、零件材料、加工精度、工作效率等合理选择刀具参数和切削参数。3.能熟练运用编程指令编写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程序;4.能够熟练应用数控仿真软件校验数控加工程序;(三)素质目标培养耐心细致、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 1.绪论2.认识仿真软件3.加工阶梯轴4.加工圆锥轴5.加工成形面零件6.加工轴类综合零件(1把刀)7.槽加工8.外螺纹加工9.加工典型零件(多把刀)10.内孔加工11.内螺纹加工12.加工典型套类零件 | 1.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补充拓展练习。2.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以达到立体、直观、信息量大的效果。 |
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中级工技能标准)(260学时) |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知识和数控车间安全文明生产要求;2.了解数控车床主要结构及车削加工的特点;3.掌握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主要内容及计算方法;4.理解数控车床坐标系和编程坐标系的概念;5.掌握数控车削的程序结构、程序格式、编程指令等基本知识;6.掌握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二)技能目标1.能熟练操作数控车床完成加工任务;2.能根据加工要求合理制定简单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3.能对零件图进行数学分析,正确计算轮廓各节点的坐标;4.能熟练运用数控编程指令完成简单零件的程序编辑;5.能根据图纸要求合理选择刀具、量具、夹具和切削用量,能进行零件检测和质量分析;(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规范严谨的工作态度。 | 1.数控车床基础知识2. 数控车床编程基础知识3.轴类零件的编程与操作4.套类零件的编程与操作5. 螺纹类零件的编程与操作6.成形表面类零件的编程与操作7.综合件的编程与操作8.加工典型零件(多把刀) | 1.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方式,以典型零件或产品的数控车削加工任务为教学载体,使学生了解数控车削加工的基本知识,掌握数控车削常用编程指令,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技能,具备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保能力,养成严格遵守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的职业素养。2.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3.深入分析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车床操作岗位能力要求,立足国家中级数控车工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并适时更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选用(54学时) | 掌握加工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机械加工刀具和加工参数的选择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基本切削理论和规律来解决切削过程中有关表面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等问题的基本能力;运用基本切削理论和规律、刀具选用和设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切削加工中的有关工艺技术问题。 | 1.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2.刀具材料3.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基本规律4.已加工表面质量及工件材料的加工性5.切削参数的合理选择6.车刀7.孔加工刀具及螺纹刀具8.铣刀 | 按照机械行业、企业的发展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编排,主要以切削加工基本知识、加工过程的规律、刀具材料、各种刀具结构特点及几何参数、刀具使用为重点,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加工的切削原理、加工参数的选择的实际工作任务,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本课程在机械专业中的职业性、前沿性、科学性、实践性,使专业知识融入机械行业的生产中去。 |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54学时) |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机械加工的工艺知识; 2.了解机械加工设备的主要结构、性能、加工方法和加工范围;3.掌握零件加工工艺路线、金属切削加工基本原理。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备根据加工零件合理选择机床和工艺装备的能力;2.初步具备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和实施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创新进取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认识机械制造2.铸造3.压力加工4.焊接5.金属切削加工基础6.车削、铣削、镗削和磨削的工艺知识7.数控机床加工8.机械加工工艺过程9.典型零件的加工 | 1.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实物展示、加工实例等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3.合理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录像、模型、挂图、课件动态模拟等教学资源来展现项目的学习内容。 |
液压与气压传动(54学时)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获得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下专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自学能力。 | 1.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作原理2.传动系统组成3.系统组成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具体应用4.液压传动基本回路5.典型液压系统分析 | 本课程综合运用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把握好“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理论联系与实际,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
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改进(72学时) | 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的选择、机械加工过程中零件定位及基准选择等。使学生具有能够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在实践上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具有对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分析和处理能力;结合数控技术与编程、数控加工实训等课程内容,掌握数控加工全过程所必需的基础理论。 | 1.数控切削加工基础知识2.工件的装夹3.数控加工工艺基础4.数控车削加工工艺5.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 根据课程的特点,设计典型的学习情境,通过学习情境和学习项目将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评定反馈完整的过程,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
计算机绘图II(三维造型)(90学时) | 主要培养学生了解现代先进的CAD/CAM技术在加工制造英语的实际应用,重点培养学生熟练运用UG NX等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包括有基本的零件建模、零件装配及生成工程图样。 | 1.认识软件2.实体建模3.装配建模4.工程图5.自由形状建模 | 采取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完全统一,教学过程中合理配备相应的实物、模型、产品、机械图样等,以帮助学生完成建模。 |
零件计算机辅助编程(UG)(96学时) |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UG自动编程常用技巧;掌握相关的自动编程的方法与命令;掌握简单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和加工参数设置方法。使学生具备从事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岗位所必备的素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掌握数字化加工的理论基础和软件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简单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能力。 | 1.UG数控车编程2.UG数控系编程 | 以零件加工任务为载体,学生从分析产品图样入手,确定合理的工艺方案,制定正确的走刀路线,选择适合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编写数控程序,进行仿真加工验证程序和工艺。 |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复杂零件)(120学时) | 通过实施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机械零件切削加工和工件检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 1.车三角形螺纹2.车梯形螺纹3.车偏心工件4.综合零件 | 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教材,将本专业知识分解成苦于典型的任务,以够用为度的原则,引入必需的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
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120学时) | 通过典型铣削加工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铣削加工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铣削加工常用的工装、量具、辅具等,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铣削零件;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安全文明生产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初步具备实际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 1.安全教育2.铣平面(平行垫铁)3.铣沟槽(T型螺母)4.孔加工(铣压板)5.等分零件加工(铣六方螺母) | 采取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典型产品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紧紧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实训课题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与协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
复杂零件数控车床加工(高级工职业技能标准)(216学时) | 使学生掌握零件加工工艺的安排、加工刀具的选择、切削参数的合理选用;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及加工原理;熟练掌握零件检测技术;掌握数控车床精度分析与机床维护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质量、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 1.安全教育2.椭圆轴3.抛物线4.梯形螺纹轴5.盲配螺纹轴6.椭球面配合 | 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教学方法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以典型零件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提升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需要,符合职业资格标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
零件数控铣床加工(234学时) | 使学生掌握零件加工工艺的安排、加工刀具的选择、切削参数的合理选用;掌握数控铣床的操作方法及加工原理;熟练掌握零件检测技术;掌握数控铣床精度分析与机床维护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质量、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 1.安全教育2.简单零件加工3.简单综合类零件加工 | 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加深学生对零件图纸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将数控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部件纳入教学内容,以满足零件加工发展的实际需求。 |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PLC(96学时) |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使学生掌握常用电气控制线路装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普通机床控制线路的调试、维护、故障分析与排除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 1.安全教育2.典型低压电器拆装、检修及调试3.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故障处理 |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机床电气控制为基础,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活动,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做中学、做中教。 |
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54学时) | 了解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追求产品质量与经济性的和谐统一;了解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审核程序、质量监督和检验质量成本管理、顾客满意程度、工序质量控制等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 | 1.质量管理概述2.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认证3.产品质量控制基础4.质量检验基础5.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 该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浅出,讲述某些概念和原理时应尽量使用一些身边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学的场景应生动活泼,最好是寓教育于场景活动中。 |
特种加工技术(54学时) | 使学生了解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超声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以及化学加工、磨料加工等特种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设备、工艺规律、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 1.电火花加工2.线切割加工3.数控电化学加工4.数控激光加工5.其他特种加工 |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综合利用挂图、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辅以现场参观、实际加工等教学手段,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学期 | 军训 | 课堂教学 | 实践教学 | 顶岗实习 | 文化活动 | 期末考试 | 小计 |
一 | 2(课前) | 18 |
|
| 1 | 1 | 22 |
二 |
| 9 | 9 |
| 1 | 1 | 20 |
三 |
| 9 | 9 |
| 1 | 1 | 20 |
四 |
|
| 18 |
| 1 | 1 | 20 |
五 |
| 18 |
|
| 1 | 1 | 20 |
六 |
|
| 18 |
| 1 | 1 | 20 |
七 |
| 9 | 9 |
| 1 | 1 | 20 |
八 |
| 9 | 9 |
| 1 | 1 | 20 |
九 |
|
|
| 18 |
|
| 18 |
十 |
|
|
| 18 |
|
| 18 |
合计 | 2 | 72 | 72 | 36 | 8 | 8 | 198 |
2.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贵州航天技师学院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数控加工(数控车) 层次:高技 学制:五年 修订时间:2019年7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总学 时数 | 理论学时 | 理实一体 |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 考 核 方 式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第五学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9 | 9 | 9 | 9 | 9 | 9 | 9 | 9 | 9 | 9 | 9 | 9 | 9 | 9 | 9 | 9 | 36周 | 考试 | 考查 |
|
|
|
|
|
|
|
|
中级阶段 | 公共基础课程 | 1 | 军训 | 公共必修 | 80 | 0 | 80 | 40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职业素养 | 公共必修 | 72 | 0 | 72 |
|
|
| 2 | 2 | 2 | 2 |
|
|
|
|
|
|
|
|
|
|
|
| √ |
|
|
3 | 道德法律与人生 | 公共必修 | 36 | 36 | 0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经济政治与常识 | 公共必修 | 18 | 18 | 0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5 | 体育与健康 | 公共必修 | 144 | 0 | 144 |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
|
|
|
|
|
|
|
| √ |
|
|
|
6 | 心理健康教育 | 公共必修 | 36 | 36 | 0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工匠精神 | 公共必修 | 10 | 10 | 0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公共必修 | 72 | 72 | 0 |
|
|
|
|
|
|
| 4 | 4 |
|
|
|
|
|
|
|
|
|
| √ |
|
|
9 | 语文(中级) | 公共必修 | 72 | 72 | 0 |
| 4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应用文写作 | 公共必修 | 54 | 54 | 0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11 | 数学(基础) | 公共必修 | 72 | 72 | 0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12 | 英语 | 公共必修 | 72 | 72 | 0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13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公共必修 | 90 | 0 | 90 |
| 6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 班会 | 公共必修 | 144 | 144 | 0 |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
|
|
|
|
|
|
|
|
|
|
|
|
15 | 班级活动 | 公共必修 | 144 | 0 | 144 |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
|
|
|
|
|
|
|
|
|
|
|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机械制图 | 专业必修 | 90 | 90 | 0 |
| 6 | 4 |
|
|
|
|
|
|
|
|
|
|
|
|
|
|
| √ |
|
|
2 | 机械基础 | 专业必修 | 54 | 54 | 0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 专业必修 | 54 | 54 | 0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4 |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 专业必修 | 54 | 54 | 0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5 | 电工基础 | 专业必修 | 54 | 54 | 0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核心课程 | 1 | 电工基本技能训练 | 专业必修 | 88 | 0 | 88 |
|
|
| 4*22 |
|
|
|
|
|
|
|
|
|
|
|
|
|
| √ |
|
|
2 |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 专业必修 | 110 | 0 | 110 |
|
|
| 5*22 |
|
|
|
|
|
|
|
|
|
|
|
|
|
| √ |
|
|
|
3 | 计算机绘图Ⅰ(平面造型) | 专业必修 | 72 | 0 | 72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4 |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简单零件) | 专业必修 | 198 | 0 | 198 |
|
|
|
|
| 9*22 |
|
|
|
|
|
|
|
|
|
|
|
| √ |
|
|
|
5 | 数控编程与仿真 | 专业必修 | 100 | 0 | 100 |
|
|
|
|
|
|
| 5*20 |
|
|
|
|
|
|
|
|
|
| √ |
|
|
|
6 | 简单零件数控车床加工 (中级工技能标准) | 专业必修 | 260 | 0 | 260 |
|
|
|
|
|
|
| 4*20 | 9*20 |
|
|
|
|
|
|
|
|
| √ |
|
|
|
高级阶段 | 公共基础课程 | 1 | 语文(高级) | 公共必修 | 54 | 54 | 0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2 | 高等数学及应用 | 公共必修 | 72 | 72 | 0 |
|
|
|
|
|
|
|
|
| 4 | 4 |
|
|
|
|
|
|
| √ |
|
|
|
3 | 英语(高级) | 公共必修 | 54 | 54 | 0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4 | 体育与健康 | 公共必修 | 108 | 0 | 108 |
|
|
|
|
|
|
|
|
| 2 | 2 | 2 | 2 | 2 | 2 |
|
|
| √ |
|
|
|
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公共必修 | 18 | 18 | 0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6 | 职业规划与职业指导 | 公共必修 | 36 | 36 | 0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7 | 班会 | 公共必修 | 144 | 144 | 0 |
|
|
|
|
|
|
|
|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
|
|
|
|
8 | 班级活动 | 公共必修 | 144 | 0 | 144 |
|
|
|
|
|
|
|
|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
|
|
|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选用 | 专业必修 | 54 | 54 | 0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2 |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 专业必修 | 54 | 54 | 0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3 | 液压与气压传动 | 专业必修 | 54 | 54 | 0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4 | 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改进 | 专业必修 | 72 | 72 | 0 |
|
|
|
|
|
|
|
|
| 4 | 4 |
|
|
|
|
|
|
| √ |
|
|
|
专业核心课程 | 1 | 计算机绘图Ⅱ | 专业必修 | 90 | 0 | 90 |
|
|
|
|
|
|
|
|
| 4 | 6 |
|
|
|
|
|
|
| √ |
|
|
2 | 零件计算机辅助编程 | 专业必修 | 96 | 0 | 96 |
|
|
|
|
|
|
|
|
|
|
| 4*24 |
|
|
|
|
|
| √ |
|
|
|
3 |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复杂零件) | 专业必修 | 120 | 0 | 120 |
|
|
|
|
|
|
|
|
|
|
| 5*24 |
|
|
|
|
|
| √ |
|
|
|
4 | 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 专业必修 | 120 | 0 | 120 |
|
|
|
|
|
|
|
|
|
|
|
| 5*24 |
|
|
|
|
| √ |
|
|
|
5 | 复杂零件数控车床加工 (高级工能标准) | 专业必修 | 216 | 0 | 216 |
|
|
|
|
|
|
|
|
|
|
|
|
|
| 9*24 |
|
|
| √ |
|
|
|
6 | 零件数控铣床加工 | 专业必修 | 234 | 0 | 234 |
|
|
|
|
|
|
|
|
|
|
|
|
|
|
| 9*26 |
|
| √ |
|
|
|
7 |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 专业必修 | 96 | 0 | 96 |
|
|
|
|
|
|
|
|
|
|
|
| 4*24 |
|
|
|
|
| √ |
|
|
|
拓展课程 | 1 | 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 | 专业必修 | 54 | 54 | 0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2 | 特种加工技术 | 专业必修 | 54 | 0 | 54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3 | 毕业设计 | 专业必修 | 180 | 0 | 180 |
|
|
|
|
|
|
|
|
|
|
|
|
|
|
|
| 20 |
| √ |
|
|
|
4 | 企业顶岗实习 | 专业必修 | 1080 | 0 | 1080 |
|
|
|
|
|
|
|
|
|
|
|
|
|
|
|
|
| 36*30 |
| √ |
|
|
| 合计 |
| 5454 | 1558 | 3896 | 40 | 32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28 | 30 | 30 | 28 | 30 | 30 | 30 | 30 |
|
|
|
|
教学学时分配说明:本专业教学学时总共5454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共1746学时,占总学时的43%;专业课程共计2340学时,占总学时的57%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专业技术职务或技能等级 | 职业资格证书 | 担任课程 | 专职/兼职 |
1 | 刘倚云 | 男 | 32 | 本科 | 技师 | 数控车工(二级) | 数控车工 | 专职 |
2 | 徐廷尧 | 男 | 56 |
| 高级技师 | 车工(一级) | 普车加工、装备制造 | 专职 |
3 | 江焕春 | 男 | 34 | 本科 | 助教 | 数控车工(四级) | 数控车工 | 专职 |
4 | 周 群 | 女 | 50 | 本科 | 高校讲师 | 数控技术应用(四级) | 《机械基础》、《公差配合》、《金属材料》 | 专职 |
5 | 罗先毅 | 男 | 53 | 大专 | 高级工 | 钳工(三级) | 钳工、机械制图、模具 | 专职 |
6 | 杜 凤 | 女 | 52 | 本科 | 高级技师 | 维修电工(一级) | 电工技能训练 | 专职 |
7 | 殷达方 | 男 | 37 | 本科 | 讲师 | 车工(三级) | 机械制图 | 兼职 |
8 | 涂宏竟 | 男 | 50 | 本科 | 高级技师 | 钳工(一级) | 钳工、《机械制图》 | 专职 |
9 | 程庆霞 | 女 | 49 | 本科 | 技师 | 钳工(二级) | 钳工 | 专职 |
10 | 崔方国 | 男 | 46 | 本科 | 技师 | 钳工(二级) | 钳工 | 专职 |
11 | 黄渊莉 | 女 | 39 | 本科 | 高校讲师 | 数控铣工工(二级) | 数控铣工 | 专职 |
12 | 许银德 | 男 | 52 |
| 高级工 | 车工(三级) | 车工 | 外聘 |
13 | 张久强 | 男 | 34 | 本科 | 高校讲师 | 素质拓展培训师(高级) | 职业素养 | 专职 |
14 | 李海青 | 女 | 31 | 本科 | 高校讲师 |
| 语文、应用文写作 | 专职 |
15 | 刘 浩 | 男 | 30 | 本科 | 助教 |
| 英语 | 专职 |
16 | 刘小勇 | 男 | 26 | 本科 | 助教 |
| 德育课程 | 专职 |
17 | 张 笑 | 女 | 25 | 本科 | 助教 | 篮球裁判员三级 | 体育 | 专职 |
(二)专业办学条件
1.教学场地
序号 | 场地名称 | 数量(间) | 功 用 | 面积(㎡) | 工位(个) |
1 | 理论教室 | 6间 | 理论教学 | 480 | 300 |
2 | 多媒体教室 | 2间 | 一体化教学 | 160 | 100 |
3 | 数控车间 | 1间 | 数控实训 | 300 | 28 |
4 | 普加车间 | 1间 | 普加实训 | 320 | 36 |
5 | 钳工车间 | 4间 | 钳工实训 | 320 | 120 |
6 | 仿真机房 | 1间 | 仿真实训 | 80 | 50 |
合计 |
| 15间 |
| 1580 | 584 |
2.教学设备
序号 | 设备名称 | 数 量 | 功 用 | 备注 |
1 | 数控车床 | 14台 | 数车加工实训 |
|
2 | 普车 | 18台 | 车削加工实训 |
|
3 | 铣床 | 8台 | 铣削加工实训 |
|
4 | 数控铣床 | 5台 | 数铣加工实训 |
|
5 | 加工中心 | 3个 | 数控加工实训 |
|
5 | 钻床 | 4台 | 钳加工实训 |
|
6 | 钳工桌 | 30张 | 钳加工实训 | 120工位 |
7 | 电 脑 | 50台 | 仿真教学实训 |
|
(三)教学资源
图书资料 | 纸质图书(万册) | 31 |
电子图书(G) | 13 |
|
数字化教学资源 | 多媒体机房1间(电脑50台套)、多媒体教室6间(配套教学一体机、高拍仪、摄像头、音箱等设备)、钉钉平台、校园一卡通、校园广播系统、监控系统、PLC实训控制器6套、教学课件等。 |
|
(四)教学方法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要实现服务专业教学、培养关键能力、提高精神境界的功能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其思想与精神境界。教学过程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以应用为目的确定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广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活跃起来,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崇尚真理、追求卓越。
2.专业理论课程
专业理论课是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桥梁和纽带,主要培养本专业人才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基本技能,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视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突出适用为度,淡化设计与理论推导部分,注重基础理论在解决生产实践中问题的运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的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教学图、文、声并茂,并通过视频、动画为学生演示试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原理,提高学生学习信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核心课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技能课程广泛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各个模块或单元教学中,创设学习情景,以任务(项目)驱动,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提升职业能力。
(五)学习评价
建立和完善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多元评价模式,通过先进的评价体系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顺利地完成学业。为保证评价作用充分发挥,在评价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德、智、体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评价,改变单一的结果评价模式,加强过程评价,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1.理论课程评价方式
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课时量,结合出勤情况、作业情况、回答问题情况、纪律表现和上课态度、平时测试及考试综合评价学生成绩。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40%,包括出勤、纪律、课程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等。期末考试作为结果考核占总成绩的60%。
2.技能训练课程评价方式
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勤、纪律、积极参与学习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完成学习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60%,包括出勤、纪律、课程学习表现(主动性、参与度、个人作用等)、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等。课程考试作为结果考核占总成绩的40%。
3.顶岗实习评价方式
采用学生自评、实习单位考评、学校考评三结合的方式。学生自评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习表现和收获对自己的实习过程作出评价,占实习成绩20%;学校评价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实习日志完成情况和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掌握的学生实习情况作出评价,占实习成绩20%;实习单位考评主要包括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劳动纪律和工作业绩,单位考评占总成绩的60%。
(六)质量管理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以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教育标准要求。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5.以《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加强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具有良好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九、毕业要求
1.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所有课程考核成绩达及格(60分)以上。
2.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毕业时应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所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求。
3.本专业学生需参加职业技能证书鉴定考试,中级阶段需取得“车工四级(中级)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高级阶段需取得“车工三级(高级)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