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图书馆组织全体馆员参加由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主办,贵州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教育数字化与AI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研讨会”。
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革新,旨在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引领下,生成式AI如何协助高校构建新一代图书馆服务生态,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全场景服务升级。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孙翌作了题为《AI赋能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提升与实践探索》的主旨报告。报告以详实案例全景展现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实践,前瞻性描绘了AI技术驱动下的图书馆变革图景。强调了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图书馆通过构建“人工+智能”协同机制,打造“资源智慧化、服务精准化、空间人本化”的新型服务业态。
超星集团上海研究院院长宋志森作了题为《DeepSeek与图书馆应用探索》的专题报告。报告深度剖析了DeepSeek大模型的核心优势,现场演示了“提示词”如何将用户模糊需求转化为精准指令,通过AI馆员在图书馆的创新运用,深度解构AI技术如何重塑图书馆服务全流程。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孙翌作主旨报告)
(超星集团上海研究院院长宋志森作专题报告)
研讨环节中,大家对AI馆员的试用和测试,AI赋能教育教学与资源获取,如何精准对接服务需求等问题做了交流探讨。孙翌副馆长在交流中指出,任何技术的更新和利用都离不开人的中心地位,在AI大模型时代,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提升是服务创新的关键,呼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和图书馆业务提升的同时,图书馆馆员须加强业务能力提升,创新服务模式,助力图书馆业务高质量发展。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