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7月4日,贵州航天职院师生代表一行25人,将思政课堂“搬进”革命圣地遵义会议纪念馆,与遵义会议纪念馆开展思政课学习交流活动,成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航天魂·红色路”的场馆讲解实践活动。
航天职院学子陈月、姚水逸湫,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孙策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道德讲堂进行了主题为《精神永筑,共赴新时代复兴之路》的现场宣讲,宣讲以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如何力挽狂澜、挽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之际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了遵义会议精神的重大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通过乘坐“时光号”列车,巧妙地将这份“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与航天三线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相结合,借青年的声音传递这份新中国的红色创业故事。

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成员、思政课教师代表,与遵义会议纪念馆相关负责同志及资深讲解员进行了深入的思政课学习交流。双方就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场馆蕴含的丰富红色资源,将其有效转化为鲜活思政教材,以及如何创新讲解形式、提升育人实效等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活动最后,师生们沿着历史的脉络,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及陈列馆。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将静态历史转化为动态育人资源,既让红色故事“活”在当下,更让思政课成为塑造价值观的“精神灯塔”,为青年学子实现了红色基因传承与综合素养提升的双向赋能。
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内涵,引导航天学子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筑牢信仰之基,在践行航天使命中砥砺强国之志,让青春在建设航天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