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活动中心一站式中心召开“石榴花开映红城 师生共话雪域情”交流座谈会,在主持人的热情调动下,现场气氛活跃,掌声不断,与会人员热情高涨。
会议伊始,冯尧致欢迎辞,首先对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西藏自治区中学思政名师班到学院交流考察表示热烈欢迎。相知无远近,千里心相连,此次交流考察活动不仅是一次教育教学的交流互鉴之旅,更是一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团结教育之行。他表示,学院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冯尧强调,红色精神浇灌格桑花开,学院高度重视藏族学生培养,始终坚持“融”的导向,立足“传承红色基因 浸润学子思想 浇灌格桑花开”育人思路,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合格、专业过硬的藏族优秀青年学子。一是强化思想教育,提升政治素养。激励藏族学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提高藏族学子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二是播撒红色种子,浸润学子心田。立足遵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定期组织藏族学子观红色电影、讲红色故事、读红色书籍、走红色研学之路。三是共居共学共乐,体现手足情深。采取各民族学子同吃、同住、同育的方式,实行同标准教育管理,促进各民族学子共居共学共乐。四是开展学业帮扶,解决后顾之忧。组建藏族学生学业帮扶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学习辅导、学习经验交流分享、就业指导。
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李迅介绍藏族学生招生就业工作情况。

藏族学生代表作交流发言。分享交流了在学院学习和生活情况,表达对学院和老师关心关爱的感谢之情,表示与各民族同学友好和睦相处,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感情、实现共同进步。


学院教师代表作交流发言。分享交流了培养培育藏族学生的体会和感受。大家认为,通过多种方式促进藏族学生和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着力提升藏族学生爱国情怀,与藏族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躬耕三尺讲台,守望格桑花开。西藏思政名师班教师代表作交流发言。分享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特别是与藏族学生建立了深厚情谊,彼此传递着格桑花“幸福吉祥”的美好寓意,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人才学习中心项目主管张顺在讲话中表示,今天参观了学院先进的实训基地、感受了师生的满怀热情,真是“山好水美人更美”,更羡慕同学们可以在这样美丽校园里度过人生难忘的芳华岁月。盛情邀请同学们以后有机会到清华大学继续深造,诚挚邀请各位领导到清华园交流指导。

唐元礼在总结讲话中表示,西藏思政名师班来遵交流考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行动,也是遵义在建设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过程中,促进遵义与西藏各地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难得机会,更是我们探寻和谋划如何促进遵义与西藏各地加强统战、民族工作交流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一是希望各位老师在遵期间多走走、多看看、多交流,在今后的思政教育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上多与遵义的学校和老师交流学习。二是希望西藏各地的中学多给遵义高校输送更多的人才。三是希望西藏在遵学习的同学能够深入学习和体验遵义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四是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各种交流活动,与遵义各族群众建立深厚友谊,共同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党政办、党委宣传部、纪检监察室、招生就业处、后勤保障处、保卫处、学生工作部、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等部门、系部负责同志参加。
一草一木皆育人,石榴花开满校园。近年来,学院立足立德树人主责主业,围绕拓展“五个空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堂、融入实践、融入日常,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形有感有效。2023年学院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下一步,学院将持续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推动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教育引导各族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心中、融入血液、铸入灵魂,促进各族学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再上新台阶。
